皇冠登录官网-首页

可康家园

第十一期可康人

论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作者:玉竹明月

来源:百度文库 

中国是一个极有回旋余地的半封闭的大陆国家,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便利,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

在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阶段,由于人们对自然的支配能力远低于自然对人的影响力,地理环境就成了制约人类文化生成的主要基础。所以,要探讨文化特征形成的基本因素,就必须重视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从广义来说,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环境(或称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或称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狭义的地理环境仅指“自然地理环境”。本文中的地理环境即属后者一类。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指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总的来说,发展变化的速度较为缓慢,人们往往难以察觉。地理环境为塑造不同的文化类型和不同的文化特性提供了物质基础,决定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自然而然地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最终决定了他们的文化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也同其他各国文化一样,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极有回旋余地的半封闭的暖温带大陆而非海洋国家”,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特定的历史舞台和可能性。下面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特征方面来阐述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和作用。

一、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统一性与延续性的影响

   中国有极为广袤的疆土,是一块极为辽阔的大陆,其土地面积与整个欧洲大陆相差无几。早在2000多年以前,中国的版图已“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由于内部平原广阔,特别是黄河、长江流域平原毗连,没有明显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以及军事上都较海洋诸岛易于统一,形成了一个疆域广阔的大一统国家,也使得文化上易于形成统一的类型。地域辽阔、回旋余地较大,即使发生较大的社会动乱,文化传统也能够得到较大程度地保存(如三国两晋南北朝之际和两宋之际的文化南移)。因为,遭遇战争时,纵使丧失了首当其冲的的黄河流域,仍有广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即所谓的“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走北方”。而其他古代文明地区一旦遭遇外族入侵,即一蹶不振,惟独中国能对边族潜移默化,始终保持着自己文化的独特风格和完整系统,并使之绵延不绝。

除了地域辽阔,中国还是一个半封闭的大陆国家,有着较为隔离的地理环境,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东面临海,西北是漫漫沙漠,西南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这些地理上的障碍,既是一种限制,又是一种保护。正是这重重阻隔保障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在世界历史中,曾多次出现过因异族入侵而导致文化中断、消亡的悲剧,如西亚的古巴比伦,古印度以及古埃及都曾遭逢厄运。中国传统文化则得益于相对隔绝的地理环境而免遭不幸,成为惟一一种不曾中断而又延续千年的古老文化。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统一基础上又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中国背靠欧亚大陆腹地,面对辽阔的太平洋。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为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为青藏高原向东、向北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主要由盆地、高原组成,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第三级阶梯——位于我国东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属于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这种地势有利于海洋湿润水汽深入大陆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这种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为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温床。中国传统文化自产生起,就因环境的多样性而呈现出丰富的多元状态,至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如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以两湖为中心的荆楚文化,以山东为中心的齐鲁文化,以陕西为中心的关中文化,以山西为中心的三晋文化等等。            

中原地区的概念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据现存的史料分析,大概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到六朝时期成为一个专有的地区名词。发展到后来,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黄淮海平原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与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安徽、山东毗邻,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带,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盆地,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大平原。河南省属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的特点,成为最适宜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地区之一,在历史上很早就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原文化属“河谷型”文化,有着极强的内聚力和包容性。内聚力主要表现为:当受到外力冲击时,仍然可维持其文化上的共同性,加强内部团结,齐心协力对付外来的威胁。中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始终没有中断或消亡,表现出极强的包容性。当其他类型的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后,中原文化能够将其吸收同化,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中。因此,中原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荆楚文化,又称两湖文化、楚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地讲,它是从楚立国到灭亡的800年间所创造的文化。广义地讲,它是自先秦至近代以前楚地、楚人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征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简言之,它是长江中游地区的古代文化。”荆楚文化发祥于江汉地区,发展到鼎盛时期遍布长江中游的广大地区,大致上包括了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省份地区。这一地区处于长江中游,有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等众多湖泊,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从而为荆楚文化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相较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诞生于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不似前者那般雄浑壮阔,而显得细腻婉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支主要源头。荆楚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对凤的崇拜。众所周知,龙是中原文化的象征,而凤则是荆楚文化的象征。荆楚文化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中,凤的图像数量众多,著《人物龙凤帛画》就反映了这种凤的崇拜。不同于中原文化的理性主义,荆楚文化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楚辞、乐舞等是荆楚文化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楚人屈原的《离骚》更是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以孔孟儒学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狭义的齐鲁文化是指先秦时期齐国文化与鲁国文化的合称;广义上指今山东地区的古代文化,山东地区,大体上是以泰山为中心的黄河下游及其附近地区。山东地区中依泰山,其北西南分别为华北平原、豫东平原和江淮平原,山东半岛伸向大海,滨渤海、黄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先秦时期,华夏文明的中心已在齐鲁。春秋时期,齐鲁文化已经是当时全国的文化中心,成为华夏文化中的主导。泰山在齐鲁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泰山为五岳之首,曾为齐鲁的分界线,后逐渐形成对泰山的崇拜,历代皇帝都以泰山封禅为彰显帝业,获得上天认可的最隆重的庆典仪式。齐鲁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以自身独特的文化形态,对其他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中,是一个特定的区域概念,以重要关口来限定,位于东部的是函谷关和潼关,西部是大散关,南部是无关,北部是小关。关中即由此得名。古代先后有十几个王朝在此建都,人们将潼关以西的京畿之地称为关中并沿袭下来,此为狭义。广义上用“关中之地”泛指整个陕西省。因此,所谓关中文化就是以关中地区为主的今陕西一带的古代文化。因项羽曾三分关中,“立三秦王”,得名“三秦”,故关中文化又称“三秦文化”。关中地理位置险要,西岳华山即以“险”著称。关中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内有渭河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学,虽产生于齐鲁之地,但是构成儒学基础的周礼却产生于关中地区。周公是完成周礼的关键人物,周礼对儒学的形成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儒学于汉代经董仲舒上书汉武帝“独尊儒术”,取得正统地位,北宋张载在眉县(陕西省)讲学,创立“关学”,这是关中文化在宋元以后的核心内容,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来极大影响。汉唐时期,关中文化达到了鼎盛,关中地区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要地。关中地区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玄奘天竺取经,为其译经而建的大雁塔成为当时佛教的中心。此外,关中地区还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在这里撞击、融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      

古代的晋,是以今山西省为中心的地区。“狭义的晋文化是指春秋时晋国的文化;广义的晋文化是指古代晋地晋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史称“三晋”。因此,晋文化又称“三晋文化”。山西省位于华北平原以西,黄土高原的东部,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邻,以在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因外河而内山,故有“表里山河”的美称。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多种地貌类型,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亦十分丰富,汾河贯穿南北,其间盆地为重要产粮区,煤铁资源更是全国首位。晋地也是先秦时期纵横家的发源地与活动中心,是逐鹿中原,成就霸业的必争之地,各国政治,军事矛盾的焦点,始终纠结于此,因此,纵横家应运而生,如苏秦、张仪等人都是当时叱咤风云的大纵横家。晋商文化是晋文化的一大特点。晋商的兴起与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晋地长期是京师的粮食供应地,同时拥有丰富的资源,自古临近京师,成为历代王朝所依的军事重镇;其交通便利,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山西北部临近北方游牧区,使之成为中原物资与北方游牧民族物资交流的通道;人口众多,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古代晋商文化繁荣兴盛。“到明代,晋商活动范围已经‘半天下’,到了清代,就是足迹遍天下了”。这种鼎盛局面一直延续到清末,才逐渐衰落。晋地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交流的枢纽,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融合,形成了晋文化兼收并蓄的特色。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独立性与保守性的影响

  前面已经提到中国是一个“极有回旋余地的半封闭的大陆国家”,这种一面临海,其它三面陆路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环境,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半隔绝的状态,使中国没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养成了独自经营,和平温顺的国民性格。既维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创性,但又导致了文化上的保守性。

在生产力低,交通运输工具落后的情况下,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比现在要大得多。由于疆域的相对封闭性,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与境外的其他世界文明中心缺乏充分的接触,因而中国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迥异于其他国家的文化类型。例如,中国的哲学、医学、戏曲的产生和发展,也都是自成体系,与东西方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同的。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一种半封闭状态下产生的,所以它是一种自发的文化,独立成为一个系统,而且具有强烈的延续性与统一性。一方面,中国不容易出现由于别国文化的传入而造成自身文化发展的“断层”,另一方面,文化的内陆性,使得整个民族在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上比海洋民族坚决得多。

有学者从地理环境的角度讲世界文化分为大陆文化、海洋文化与岛国文化。海洋文化的代表是西欧文明,西欧文明自古希腊时代起,就是开放性的,它奠定了西方海洋文化的基础。古希腊是典型的海洋国家,它位于地中海之滨,近海多山,境内山岭相连,地域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块区域,内陆交通不便,海洋气候变化多端,加上可耕之地有限,这就决定了希腊人不能以农耕为主。而爱琴海港湾众多,便于海上贸易。航海生活使航海者活动区域扩大,眼界也为之开阔,易于接受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文化,比大陆民族更为开放。而海上的艰险生活又培养出恶人的拼搏和冒险精神。因而海洋文化具有开放、进取,提倡个性解放与个人自由,鼓励自由竞争意识,这种文化精神激励着西方社会向前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大陆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东部濒临太平洋,没有接近的海上邻国,西北和西南为沙漠和高原所阻,因此海、陆贸易都非常困难,更重要的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具备了农业所需的一切自然地理条件——广阔的平原,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充足的水源等。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必定以农耕为主。自古以来,农业就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经夏、商、周三代至整个封建社会,统治者都是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究其原因,地理环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这在很大成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文化,并由此带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有别于游牧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的地理环境不利于开放,但封闭性与开放性是相对的。虽然中国的地理环境相对隔绝,对开放造成了阻碍,但并不是完全隔绝的。在西北、西南以及海上在很早就开辟了丝绸之路。到唐代,中国文化的开放型表现得最为突出。来自中亚、西亚乃至大秦的胡姬在传播胡装的同时,也传播了胡乐与胡舞,对唐代乐舞的丰富和发展影响很大,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即为玄宗依西凉乐所编。自然科学方面,印度天文学与数学成果随佛经一同传入中国,为中国自然科学所吸收。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中,对日本、朝鲜产生的影响最大。中日文化交流中,日本曾多次派遣遣唐使、留学生和学问僧来中国。可见地理的障碍并不一定会不利于开放。之所以形成大陆文化类型,不能完全归结于外部地理环境的封闭性,还在于 内陆地理环境的优越性——适宜农耕,继而产生农业文化。

中国虽地处内陆,但居于温带,气候适宜,雨量充足,山脉与河谷、平原给人类的生活提供了自给自足的食物与用品。亚当·斯密说中国幅员辽阔,居民众多,各地有着各种各样的产物,各省间水运便利,单是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国内市场或许不小于全欧洲各国的市场。因此,中国人很少向外开拓市场,而养成封闭保守意识。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在传播过程中,虽然传统文化也吸收了游牧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但由于农业生产的基础始终没有改变,这种吸收都是以是否适应农业文明的需要为前提。北方游牧民族虽多次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入主中原,但都毫无例外的称为文化上的别征服者,他们最终被农业文化所同化,如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等汉化政策。元朝、清朝入主中原后对农业文化的吸收等。这使得传统文化一直保持了以农业文化为主的性质。而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土地的依赖,便发展成了安土重迁、乐知天命、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与海上生活相反,陆上生活相对稳定,使安定深入中国人的思想,但同时也使人滋生依附心理,助长了自大、以我为中心的文化惰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保守性。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和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但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总之,中国辽阔的疆域,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自成天地的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性、延续性、多样性、独立性与保守性特征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这样独特的地理环境,便不可能产生这样自成体系的中国传统文化。    

注释:                                                         
①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 

②曾长秋·中国传统文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19 

③王新婷,金鸣娟,姚晚霞·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6 
④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人民出版社,2003280 

⑤同上:300 

⑥同上:307       

参考书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新婷,金鸣娟,姚晚霞·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曾长秋·中国传统文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4)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人民出版社,2003

Baidu
sogou